top of page
“千里之行始於足下,學老之途就從今日”

《學老誌》2023年9月號 編輯序言

​​

自2017年起,因為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的緣故,我們開始關注大學的公共角色,同時也結合大學資源投入臺北大學鄰近社區的服務。其中在2018年,曾與中嘉新聞合作「不老時光機」的高齡活動,對於活動中長輩的印象十分深刻,與認知中病弱衰老的長輩完全不同,也讓計畫團隊更加聚焦思考-大學在高齡化社會中的角色,尤其是面對高齡者中約占九成的健康與亞健康長者。

 

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在步入高齡,台灣也將在2023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,65歲以上人口將首度超過20%,這對於個人、家庭、社區與社會都深具意義;不需要等待政府的服務或是依賴長照,我們都應該提前為面對老化進行準備,尤其在長壽化之下,這群「壯世代」還有「第三人生」值得追求。也因此,社科院USR計畫繼於2019年育成「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」之後,再於2023年推動成立「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」,而《學老誌》的創刊,正是研究中心與USR計畫的嶄新合作,希望賦權培力個人-面對老化,唯有認真「學老」。

 

    創刊號的內容,也反映我們對於「學老」的探索和視野。曾敏傑教授一文,旨在透過國際趨勢說明大學面對高齡化可能的作為;高齡九十施淑梨女士的專訪,提供了鮮明的成功老化案例;王如雁老師的文章,可以說是學老最好的入門;而丁桐源董事長的健康學老,提醒我們健康是老年最重要的根基;陶衍勳教練則教導我們如何防範老年肌少症;陳牧愛協理也提供我們如何增進老年保障;石賡執行長則回顧一生,分享他如何串聯古今走出學老之路;張小蓮大姊雖非文史科系出身,但因於興趣也能看懂蘇東坡;最後助理奕豪、冰冰、佩芳也分別介紹了學老有關的科技、方案、人物、和活動等,展現臺北大學在高齡服務上的動能。

 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學老之途,就從今日。

曾敏傑

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
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主任

©2023 學老誌|陪你一起學老的雜誌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