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與樂趣兼顧的高齡享食生活
- Usr Ntpu
- 2024年6月1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9月20日
文/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

在談營養之前,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。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居家營養照顧,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。在日本居家營養師的引領下,我們進入個案家中,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;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。另一個畫面,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,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,展現精氣神!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,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,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,同時還能分享親友,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,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!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,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。高齡養生,熱量(卡路里)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。高齡營養保健,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。
一日之計在於晨

退休後的樂齡族,不再需要趕上班時間,早餐應該好好享受一個營養豐富,且充滿儀式感的早餐。高齡需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取以預防肌少症,而重點是蛋白質以分配至三餐,會比集中在晚餐更好。每一餐依據個人體型,至少需要2至3份的蛋白質食物。所以,早餐有顆蛋,一杯奶或優格,及豆漿,就有足夠蛋白質。搭配適量五穀雜糧,如果再來點水果與蔬菜,並且吃幾顆堅果,這樣各類食物均衡攝取,接著飯後來個手沖咖啡或泡杯烏龍茶,就可慢慢開啟活力的一天。
健康餐盤蔬果佔一半

資料來源:雲林縣古坑鄉鄉公所
均衡健康的飲食,其實很簡單,只要掌握健康餐盤的搭配原則。準備一個手掌張開與大拇指和小拇指尖距離約相等的直徑的圓餐盤,大約22公分的盤子,一半是蔬菜水果,四分之一是蛋白質食物(豆魚蛋肉類),另外四分之一是五穀雜糧(圖二),基本上都能達到餐餐均衡營養攝取的目標。當然,個人體型大小,需要做一些調整,建議樂齡族多多參加社區或樂活據點的營養講座,社區營養師會教大家,尤其有一些慢性疾病的話,營養學要列個人必修課程,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。
一手好廚藝,養生樂趣多
雖然在寶島台灣,外食很方便,但是練就一手好廚藝,是樂齡族很值得學習的選修課。自己上市場買菜兼逛街運動,挑選菜也動動腦,然後在家鑽研廚藝,為自己與家人做健康飲食,把健康與衛生安全都掌握在自己手裡,最有成就感,吃對飲食,絕對是最好的養生法。
同時,懂得吃,會做菜,也會容易交上許多朋友;時不時呼朋引伴,來家裡聚餐,歡聲談笑,唱歌聊天,都可以不受餐廳場地或時間限制。如果同伴都有共同興趣,來個Potluck Party,大家帶拿手菜,或備食材一起做,樂趣無窮。不過,樂齡族辦Potluck Party最好是有事前計畫,例如在LINE群組,依據六大類食物均衡營養概念,分配同伴準備的食物,聚餐順便學習均衡營養,這有點像是上了健康飲食選修課,再加上實驗課。
關於Potluck Party文化
又譯為「百樂餐」,流行於歐美國家的聚餐形式,由來主要是早期社區、宗教團體經常舉辦派對,後來開始把餐點任務分配給每個與會者,隨著簡化,派對變得更容易了,延伸為主人準備場地,賓客則一人帶一道菜前來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