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在「聽書學識」中學老
#06期 文/曾敏傑 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、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主任 學老的重要 我在2023年6月創辦《學老誌》,主要的原因是因為「老化」是一個複雜、重要、又被輕忽的課題;多數人只是靜靜的等待時光流逝,到頭來被動的接受所有老化的後果,少了想要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49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多元創意展願課程──與失智長輩共展之旅
#06期 文/陳香君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跨代主題的教學經驗 自美研畢後從事「才能發展」相關教學研究至今,對於創造力發展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課堂活動特別感到興趣,因此常設計主題式的跨域教學內容,融合所關注的議題,鼓勵各年齡學員將其優勢智能與創造力,分別以個人與團隊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323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97歲失智奶奶和我共同完成的夢想
#06期 文/ 徐紫柔 愛的光波影像社企公司負責人、導演 我本身是一名紀錄片導演,私底下常常跟家人拍攝有趣的影片,和我的97歲阿嬤鍾景妹的合作最厲害的代表作,就是為了她拍了一部叫做《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》的紀錄片,這部紀錄片在2023年10月於全台戲院放映,票房最後突破了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58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我母親人生的奇幻之旅: 從48歲到101歲
#06期 文/ 林義煊 財團法人英荃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先母劉氏江蘇南京人氏,生於辛亥年(民國前一年),姐弟四人,幼時隨父士正公(我外祖父)舉家遷來福州定居。先母少即聰慧,綠鬢朱顏,惟孱羸多病,延醫診治,均無法診斷病因,概稱心臟及各器官功能衰弱,年歲不長。外祖母詹氏心急如焚,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77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心美則無物不美
#06期 文/陳國鈞 景美女中退休國文教師 具有普世價值的美,可以說是學老活動自然而然的主要訴求,所以在學老議題之下談美,有其意義,何樂而不為呢? 審美意識是美感經驗的先決條件 審美是鑑別人或事物的美醜。事物本身並不原來一定美醜,美是心智的產品,有審美的意識,加上審美的眼視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33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勤向書中學老
#06期 文/曾季隆 台北內科週報發行人 學老,要學不老術,可是要去何處、向何人學呢?是向年輕人學,還是向比自己年長的人學?他懂得不老術嗎?如果年輕和年長的人都不懂,那麽,要怎麼學呢? 不久之前的一個晚上7點(時間是對方一位年輕的財務長定的),我特地從桃園到台北談件事情,談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33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記顏吉邦談「高齡財務傳承」
#06期 文/施冰冰 國立臺北大學USR計畫助理 高齡者為子孫規畫財富時,如何讓資產成為家族的祝福,都需要提早規畫,因此臺北大學高齡中心、臺北大學圖書館與富邦人壽合作,邀請富璇通訊處顏吉邦處經理,於2024年8月底至臺北大學分享跨世代的稅務傳承講座,說明高齡者面對晚年資產分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53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長者的健康檢驗之旅
#06期 文/張甄豈、曾羽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醫事檢驗師 隨著歲月的流逝,作為長者更應該珍惜自己的健康,定期即時進行健康檢查,這是對自己最好的照顧。國內常見的老人健康檢查,涵蓋層面眾多,尤其每年免費老人健檢裡的各種檢驗項目,高齡長者只知道抽血檢驗項目很多,但是都不太了解其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56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藝術與銀髮生活
#06期 文/高愷珮 新北市美術館教育服務部專員 藝術是什麼 德國藝術家Karina Smigla-Bobinski著名作品《ADA》,是一個外層裝置300根炭筆的大型透明塑膠球中注滿氦氣,漂浮在全白空間,讓所有觀賞者以推動轉移的方式進行互動創作。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70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詐騙的事前預防與事後處理
#06期 文/ 凃芯瑜 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 人口結構的改變對社會各層面均會產生重大影響,而近年來我國社會隨著生育率逐年下滑,國發會於2023年針對高齡化議題之人口預測中,顯示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高齡人口相關議題備受產、官、學等各界人士關注。而針對「高齡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55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高齡化社會的雙重挑戰:犯罪與被害
#06期 文/黃蘭媖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Netflix頗受好評的影集《同妻俱樂部》中,描述了高齡者在經歷生活變動(如離婚、退休、再婚)時,如何因應例行生活改變與調適的過程。這部影集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深入描述了年齡漸長時可能面臨的問題,包括:子女關係、年齡歧視、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44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全方位經營人生的陳義明校長
#06期 文/廖智賢 文字工作者 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這是陳義明校長曾經從事與專精的領域,在教育界耕耘40載的他,作育英才無數,人生70甫開始,退休後的生活,他更是提早規劃,不只是發揮過往累積經驗與所長,並與時俱進,還能持續造福社會人群。訪談後望著陳義明的高壯身型,深刻見證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
591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從英國到台灣的社會處方
#06期 文/ 施慧玲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、台灣長者人權學會理事長 姜韋彤 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博士候選人 廖怡雯 中正大學台灣法律資訊中心研究助理 前言 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。「活得久」本應是值得雀躍的事,但要能同時「活得好」,就成...
Usr Ntpu
1月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1,20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引介彭博社《長壽特刊—活到100歲》
#05期 文/曾敏傑 《學老誌》發行人暨總編輯、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 無意中發現了美國彭博商業週刊(Bloomberg Businessweek)於2024年1月出版的《長壽特刊—活到100歲》,快速瀏覽之下,便發現值得好好深入閱讀,因為內容與《學老誌》有共同的關切—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65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爸媽學老 我抽電腦—跨世代共學老
#05期 文/鍾佩芳 臺北大學USR計畫專任助理 「爸媽學老.我抽電腦!」口號在國立臺北大學的校園響起,總價值約30萬的抽獎與贈刊活動,引起同學們的眼球關注,「跨世代共學老」正式開跑… 中壯齡應提前學老 開發面對老化能力 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32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《學老誌》福澤利民 功在社會
#05期 文/丁桐源 前福邦證券公司董事長 由於我和曾敏傑教授長期在實踐大學晨運健走,深刻體認到健康對於高齡人生的重要,加上他在臺北大學社科院主持的USR(大學社會責任)計畫十分關注高齡議題,也因此讓我這幾年有機會參與,不只和年輕的大學生分享經驗,也有機會和高齡者分享我健康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59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以終為始畫圓──訪「茶」第三人生
文/張乃文 前新北市三峽區成福國小校長 猶記得小學五年級時,家裡「又」搬家了,媽媽問我要轉學嗎?我說:「不要了吧!」不想在國小階段轉學第五次的我,就如此開啟了擠公車的人生。當時身高不到130公分且又黑又瘦小的我,實在很難讓車上擠滿沙丁魚的公車司機為我一個人停下車來,媽媽為能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638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學得安心自在 不知老之將至
#05期 文/曾季隆 台北內科週報發行人 學老,是一件沒有開始、也沒有結束的事;即使有一天離開了這個世界,我的心和靈必將持續的關照著這個世界,那「學老」對我而言,便是形影不離了。 說起來,今年75歲的我,自從認識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曾敏傑教授之後,才進入「學老」的大門,迄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62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記簡春安教授談「文化養老與優雅老化」
#05期 文/ 廖智賢 文字工作者 簡春安教授先是以自身與教會的淵源談起,並透過聖經中的內容申述,許多年輕時充滿智慧的人,例如以 撒、雅各、大衛與所羅門,在老年時也分別有心思糊塗,身體虛弱及家庭失和等憾事發生,更因此做出許多愚拙的行為,以古喻今,呼籲大家認真面對老化過程;更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76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保險新選擇 許「晚」美人生
#05期 文/周資為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 隨著國人生育率持續下探,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而根據內政部統計,國人平均壽命約80歲,但不健康餘命約8〜10年,換言之,民眾一生當中有10%的年數是不健康可能臥病在床、坐輪椅,也可能需要人照顧。面對此社會趨勢,多數專家...
Usr Ntpu
2024年9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249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